勞動市場與消費同步轉弱,美國第一季GDP年減0.5%
回上一頁
(2025/07/15 16:12:24)

美國首季GDP下滑0.5%,勞動市場與消費動能同步轉弱

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週四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下滑0.5%,不僅劣於先前預估的0.3%與0.2%,更創下2022年疫情導致經濟衰退以來的首次負成長。主要原因是企業與消費者為了搶在新一輪關稅政策全面上路前提前進口大量商品,使進口量激增近38%所致。此波進口熱潮拉低整體GDP成長約4.7個百分點,為本次經濟衰退的關鍵因素。

「對國內家計購買者的實際最終銷售額」常被用來評估經濟基本動能,該指標在2025年第一季年增率為1.9%,儘管顯示經濟仍具韌性,但增幅仍低於2024年第四季的2.9%,也遜於美國商務部先前預估的2.5%。新公布數據亦顯示消費者在年初大幅縮減支出,消費成長僅0.5%,與去年第四季強勁的4%相比大幅放緩。EY-Parthenon首席經濟學家Greg Daco指出,第一季美國消費者支出降至疫情結束以來最低水準,尤其在娛樂與餐飲方面的支出明顯減少。

持續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已攀至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越來越多失業者難以快速重返職場,雖未達危機等級,但疲態已逐漸浮現。非營利機構美國經濟諮詢局(Conference Board)對民眾進行一項「工作機會是否充足或難找」之調查,其結果也在惡化。雖然認為工作「充足」的人仍略多於認為「難找」的人,但兩者差距已縮小至八年來最低,反映出勞動市場正逐步轉冷,求職者面臨更多挑戰。

此外,裁員現象已不再侷限於高科技產業與公部門,根據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的報告,截至2025年5月,全美宣布的裁員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增80%,早期的裁員潮主要集中於公部門,例如因政府縮編而出現的大量聯邦人員裁撤。然而,5月數據顯示出裁員潮已開始波及私人企業,特別是零售、服務業和清潔人員等職位,而這些產業往往在經濟轉弱初期就首當其衝。(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